互聯網政治:推進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新方式-IT浪潮-北方網
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 北方網  >  IT浪潮  >  滾動新聞
關鍵詞:

互聯網政治:推進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新方式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6-21 13:07

   領導人上網了解民情,政府上網公開政務,公民上網表達意見……種種現象表明,互聯網上的『政治互動』不僅改變著政治信息的傳播方式,也日漸深入地改變著政治生態環境。這種所謂『互聯網政治』正在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為我國政治文明邁向新臺階提供愈益廣闊的平臺。

  

  

  

  

  網絡雖成為民意表達與交流的重要平臺,但如何規范管理仍值得深入研究。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發展迅速,已與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發生了密切聯系。互聯網的發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中央政治局曾以世界網絡技術發展和中國網絡文化建設的若乾問題為主要內容,進行專題學習。胡錦濤同志提出,各級領導乾部要重視學習互聯網知識,提高領導水平和駕馭能力,努力開創中國網絡文化建設的新局面。這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關注網絡問題,研究網絡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帶來的影響。

  網絡政治,其實質是一種民主政治,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一種新方式、新途徑

  問:據去年的互聯網報告稱,目前我國網民上億人,而且數量還在迅猛增長,網民在網上言政議政成為網絡上的主要現象之一,怎樣看待網絡對我國政治生活的影響?

  沈寶祥(中央黨校教授):在國外,民眾通過互聯網,指點江山,臧否人物,參政議政,已是常事。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公眾通過上網的方式參政議政,也日益普遍。開博客,或網上聊天,是當今各國政要向公眾傳達自己的政治立場和主張,塑造個人形象,與民眾增加互動,爭取選民支持的新方式。政要上網,正逐漸成為一種趨勢。人們將民眾通過網絡參政議政、政要通過網絡與民眾互動的現象,稱為『互聯網政治』,也有人稱之為『網絡政治』。

  民眾通過網絡參政議政,實際上是行使民主權利。所謂互聯網政治,其性質就是民主政治。這是在高科技基礎上,借助互聯網推進民主政治發展的一種新方式和新途徑。可以說,在我國互聯網政治的發展,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形式日益豐富、民主政治不斷發展的新表現。

  互聯網成為傳遞原生態的群眾情緒和民意的重要渠道

  

  

  問:今年『兩會』期間,央視國際頻道(CCTV4)開設了一個欄目,叫做『我有問題問總理』,短短幾天內,就吸引了12萬網民競相傾訴、提問、建言。『兩會』期間,網民通過網絡提出的問題,達幾十萬條。網絡成為民意上傳的『直通車』。怎樣看待這一現象?

  沈寶祥:『民意直達高層直通車』。這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新景象。『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和委員實名開博客,及時向民眾傳遞信息,不少網民向他們提出問題,發表意見。這是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同廣大民眾聯系的新方式。一位政協委員說,她將提案初稿發布至博客,竟有數萬人點擊閱讀,三百多人通過留言或郵件與她交流,使她的提案更完善。通過網絡與網民交流,已經成為很多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同民眾聯系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不受時空限制、方便快捷,效率高。

  打開電腦,一些標題很引人注目:

  總書記總理也上網××省委書記發帖向網友拜年

  ××市委書記上網與市民談心話發展

  ××市委書記率政府官員開博客

  ××市人大開通博客聽取民意

  ××市政協首開博客聽取民意

  總的情況是,有越來越多的領導乾部上網同民眾溝通。我國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網站,早就開通了。通過網絡,我們的領導乾部能夠便捷地深入基層,聽民意,聚民智,加快決策科學化。而且,網上的民意未加篩選修飾改造,有些是『正常渠道』聽不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盡管有的可能語言粗俗,言辭激烈,但這是原生態的群眾情緒,更是可貴,有助於領導乾部掌握下情。

  互聯網是社會心理緩衝閥、調節器

  問:隨著社會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和利益結構的深刻變化,人們的社會情緒也不斷發生變化,這些情緒不同程度地在網絡上表現出來。怎樣看待這一變化?

  高新民(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互聯網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可以說是多方面的,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是具有調節功能,即充當社會情緒、社會心理的調節器、緩衝閥。

  在伴隨互聯網的興起而衍生的網絡文化中,對各種政治信息的傳播,我們強調其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對某些娛樂信息則強調其健康、守法;對於私人博客,則強調其遵守社會道德與法制。對於『惡搞』,則需要有辯證地分析,有的是個人情緒的宣泄,有的的確反映了某種社會問題。中國社會各種群體性事件中,過去參與者多是直接利益相關者,但近年來人們注意到:『無直接利益衝突者』也卷入某些群體性事件中,甚至成為事件的主力。究其原因,這是某種社會心理的反映,與當下社會結構分化有關。在社會轉型以及利益群體博弈的背景下,有的人原有價值觀隨之消解,或扭曲;有的因遇困難暫時無法解決而生出怨氣;有的因出現消極腐敗現象而對黨和政府的認同度下降;有的人只是一種簡單的從眾心理等等。

  由於種種原因形成的心理衝突、心理不滿需要有發泄的渠道與機會。在西方,社會的不滿是通過政黨輪流執政來調節的,所以,多黨制在西方社會被稱為社會情緒的緩衝閥、調節器。而中國政治體制下,在計劃經濟時代由於社會結構分化不大,社會調節器的必要性不是那麼強烈。但在今天,社會分層、社會價值觀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的心理壓力需要一定渠道緩衝,社會情緒需要以某種方式宣泄,這樣,互聯網、博客等,在客觀上就承擔起社會情緒、社會心理的緩衝閥、調節器的作用。因此,對待博客和各種網絡言論,只要不觸及政治上的底線和道德上的底線,似應以寬容的態度容忍其存在。事實上,在多元的社會,在尊重憲法、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媒體需要有一定的包容性,使各種不同利益群體的不同利益訴求,通過特定的表達平臺和表達渠道,能夠反映到決策層。這樣可以緩衝各種社會矛盾,有利於穩定社會局面。如果缺乏包容性,過於剛性,不能把各種意見、正當的利益訴求包容在制度化的表達渠道中,反而易於使某些非主流意識形態演化為『反主流』意識形態,造成社會的紊亂。

  一些領導乾部對待互聯網,仍采取簡單的堵、蓋、封的傳統方法,這是不符合互聯網政治的要求的

  問:現在,我們絕大多數領導乾部具備了利用互聯網的客觀條件,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地方官對網絡文化不感興趣,對『網絡政治』更加不聞不問。對待互聯網政治,應有怎樣的思維方式、工作模式?

  沈寶祥:適應互聯網政治發展的要求,要有新的思維,要創新工作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敢於增加透明度,直面群眾。互聯網政治的特點之一,是民眾與領導者直接公開地互動。我們有些領導者不習慣於面對面地同公眾討論問題,仍強調通過所謂正常渠道提意見。他們習慣於暗箱操作,對講透明度很不習慣,甚至有一種恐懼心理,動輒采取簡單的堵、蓋、封等手段,這是民主意識不強的表現。在互聯網政治中,直接公開地互動,這就是正常渠道。

  當然,我們也要強調,應當理性對待互聯網政治。在我國,互聯網政治還處在起步階段,特別是在廣大農村,上網的人還不很多。所以,有人提出疑問,互聯網上的民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公平地反映了民眾的呼聲。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但總的來看,在我國,對領導者來說互聯網政治還是新事物,也是一種挑戰。黨中央對此極為重視,作為領導乾部,要勇於接受網絡的挑戰,從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目標的高度,因勢利導地推進互聯網政治的健康發展。互聯網政治的發展,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趨勢。我們要主動順應這個歷史潮流,掌握主動,把互聯網政治作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形式來倡導,使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有機組成部分。

  『網上大字報』為什麼不可取,如何利用網絡整合民意

  問:對於我國的眾多網民來說,互聯網政治也是新課題,是不是也有一個如何正確參與的問題?

  沈寶祥:參與互聯網政治,無論是表達自己的政治意願、提出建議,還是對政府和領導乾部提出批評,都是嚴肅的事情,都要采取認真負責的態度。有些網民發在網上的言論,非常隨意,不負責任地說話,被人們稱之為『網上大字報』。這種態度是不可取的,大家都有責任來設法避免。

  周靜(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從傳播學的角度看,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承、交流、創新的主要載體,也是一個國家播種、培植、推廣、強化其價值觀的重要工具。當文化、價值觀成為國家形象和安全的重要目標時,媒體也就隨之成為塑造和推廣國家形象、進行社會教化進而形成社會共識、維護國家安全和謀取國家利益的利器。

  香港大學教授王紹光在總結實現社會良治的八個能力中,指出:『社會中間有各種各樣的勢力,政府應該有能力把所有的社會勢力引導到制度化的渠道裡邊來表達意見、參與政治,不要讓它在體制外去表達意見,參與政治,因為那樣就亂套了。不要用非正規的方式,示威、游行、燒車那樣的方法來表達。但它的前提是政府要有制度內的渠道,你沒有這個渠道的話,它很可能就用制度外的方法來表達了,這叫吸納的能力,你要有能力吸納就好了。整合是什麼意思呢?社會各個團體的意見表達了,參與了,但他們的意見可能是很不一樣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所以,你要有一套機制,使他們互相矛盾、甚至尖銳衝突的要求,能夠得到協調,加以整合,最後變成政府的公共政策。其實如何使這些意見得以協調,媒體在其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而網絡傳播本身的優勢特點決定了它的社會教化和整合效果會更好。

  互聯網拓寬了政治活動的空間

  問:互聯網對拓展政治活動的空間有哪些作用?

  高新民:互聯網可以成為開展各種政治活動的有效平臺。一是成為政務公開、黨務公開的平臺。公開是民主的前提,是衡量執政黨與政府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數。互聯網的發展為政務與黨務公開提供了便利的途徑與手段,有關方面可以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快的方式把需要公開的事項傳遞到多個城市與村莊。在基層農村,我曾看到某些鄉鎮把村務、特別是村財務收支的明細賬輸入電腦,任何人都可以前來查詢、質疑,以利於群眾監督。二是實現公民權利、參政議政的有效途徑。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人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如每年『兩會』之前均有大量網民通過互聯網向『兩會』建言獻策,溫家寶總理亦曾上網查看網民的意見與建議。三是可以成為黨組織活動的手段。互聯網在中國剛剛興起的時候,一些基層黨組織就通過網絡開展黨的活動,如發布活動信息,上黨課,交流思想,甚至利用網絡辦理發展黨員的某些手續。當然,從通過網絡開展黨的活動來說,仍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利用。比如,建立黨內上下溝通機制,通過互聯網,可超越時空限制,實現領導者與群眾的互動,真正形成上下良性互動的局面。可見,只要我們願意積極使用互聯網,就能夠從中開拓出更加寬廣的活動空間。

  周靜:媒體是公眾參與社會政治活動、形成公共輿論、影響公共決策的重要工具。公眾依靠網絡掌握各方動態,了解公共事務、參政議政、反映自己的意見和願望,媒體將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各種問題公之於眾,以公眾輿論的形式,代表民眾與行政、立法、司法等國家權力機構進行溝通、對話,可以督促國家機關切實兌現為公民服務、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的承諾,對國家公職人員進行評議和監督,對公職人員的腐敗行為進行揭露、譴責和控訴,對關涉國計民生的公共事務發表意見,進行監督,從而實現公眾與政府之間的良性互動。

  網絡媒體極大地延展了公共空間。它能夠放開讓弱勢者表達不同意見,使以往在傳統大眾傳媒上無法實現的個人表達自由和言論自由得到展現,它的快速與公開特性,為不同社會群體利益訴求的表達提供了一個渠道。目前在中國新聞媒體或政府網站中的論壇,如人民網的『強國論壇』、新華網的『發展論壇』、『統一論壇』、外交部網站的『外交論壇』等,都頗具影響力。

  黨國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信息技術革命尤其是互聯網的應用還有種種好處。因為信息復制和傳播的成本顯著降低,傳統的政府權威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意,魯莽的事情就可以少做一些。在推行民主政治過程中,信息技術也使選舉和監督成本大大降低,能夠提高民主政治的效率。

  信息技術革命的深入不僅不會削弱國家的權威,反而會加強國家的權威

  問:有人擔心,信息網絡技術會削弱國家的權威,甚至會影響政治的穩定。對此應怎麼看?

  黨國英:在我看來,信息技術革命的深入不僅不會削弱國家的權威,反而會加強國家的權威,使國家權威運行得更加合理和有效。國家的產生說到底也是一種技術的變化,只不過是社會技術的變化。一切技術根本的意義在於它促進了人類的專業化分工,提高了人類社會整體福利水平。信息技術革命也是這樣。看來,借助信息技術革命,大眾自然可以得到好處,而國家也獲得了新的技術資源;如果國家能夠利用好這種新資源,多不啻是大眾的福利。

  信息技術還可以提高社會穩定的程度,減少突發事件爆發的可能性。有了網絡,人們的抱怨或不滿情緒可以得到緩慢釋放,傳統權威方面也可以未雨綢繆,通過有序的工作來化解公眾情緒,而不至於因為信息不通,把小事變成大事。所以說,信息技術本身不會顛覆什麼,相反,它倒可以為社會建立一種妥協對話機制提供一種好的技術手段。如果硬要說信息技術革命會顛覆什麼,那麼,它所能顛覆的只能是官僚主義和各種不民主的施政方式。當然,這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沈寶祥:總之,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對待互聯網,要有政治眼光,在發展互聯網政治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引導,加強管理,防止不良信息的傳播,防止不文明行為的消極影響,尤其是如何防范敵對勢力利用互聯網進行破壞,這不僅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也是廣大網民與領導者、管理者的共同責任。

編輯:趙國棟 北京日報
[進入IT論壇]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注冊後發表評論。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