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自從IPhone出道以來,苹果的行情可謂進一步水漲船高,這個跨界而來的IT巨人一度被手機老大諾基亞視為未來最大的敵人。不過近段時間苹果的日子卻不好過,原因是其新推出IPhone3G遭遇了質量門。與此同時,在IPhone3G售價199美元的真相被逐步揭開後,全世界的苹果追隨者也開始趨向冷靜,IPhone3G在美國以外市場的銷售情況隨之遭遇麻煩。
後蓋開裂源於偷工減料?
在苹果IPhone3G發布之初,本報就曾撰文指出其存在一定的『偷工減料』現象,主要是其用價格較為低廉的工程塑料取代了原來的鋁合金作為後蓋的原材料,這一方面對於機器本身的散熱性能不利,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手機的耐用性。沒想到當時的挑刺竟然一語成讖。進入8月後,不少海外IPhone3G的用戶在網上進行披露,稱白色版的IPhone3G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後蓋出現了裂紋。本來大家還以為這只是個別現象,但很快相關的用戶網上發帖越來越多,不僅是白色後蓋的IPhone3G存在後蓋開裂的問題,不少黑色後蓋的產品也有著同樣的缺陷。
對此,記者走訪了海印廣場一些有IPhone3G出售的商家,證實的確有消費者購買手機後曾因為後蓋開裂的問題送修,『應該是同一批次的產品有問題。』一位銷售IPhone3G水貨的商家表示。不過,因為IPhone3G後蓋開裂的消息已經廣泛流傳,目前在國內銷售的IPhone3G水貨的價格已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其8GB版本從上市之初的過萬元已經回落到了5000元左右的水平,身價縮水過半。
對於後蓋開裂大批量出現的問題,苹果公司目前仍然沒有給出官方性質的解釋,也並沒有承認這是普遍性的質量問題。至於處理方法上,在不同的銷售地域苹果的做法也有所不同。有海外網友稱,部分後蓋開裂的機型得到了免費更換後蓋,但是也有不少用戶投訴稱,苹果斷定是用戶自身使用不當,不肯提供免費保修。看來,這『人為損壞』的認定標准不僅是在中國,在海外也是一道難題。
質量隱懮導致銷售遇冷
雖然IPhone3G的後蓋開裂究竟是否設計上的缺陷所致還沒有個定論,但是對於質量的擔懮卻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了全球用戶追捧IPhone3G的熱情。 8月22日,苹果公司正式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范圍展開IPhone3G的銷售,據苹果公司預計,今年內IPhone3G的銷量將會達到1000萬部的水平。
但在IPhone3G展開全球擴張的同時,不幸的消息卻不斷傳出。先是在波蘭傳出運營商Orange為吸引更多用戶,竟然聘請演員假扮群眾在專賣店門口排隊。繼而印度方面又傳出因為IPhone3G售價過高而無人問津的消息。
近期投資機構高盛銀行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也顯示,在IPhone3G首發的國家和地區中,除了美國外,英國、德國、香港、愛爾蘭、新西蘭等地的銷量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其中香港曾一度傳言預訂人數超過6萬,但高盛的報告則顯示其第一周的銷量僅有可憐的2000臺。至於另外一個苹果寄予厚望的市場———日本,IPhone3G的市場銷量也跌到了熱門機型排行的第九位,以至於主承銷商軟銀不得不降低月租費進行促銷。
不僅如此,在苹果的主場美國,因為IPhone3G的信號接收能力不佳也使得不少消費者正准備發起一場集體訴訟。如此多的負面影響下,看來苹果2009年底全球IPhone3G銷量破4000萬部的目標實在有些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