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 北方網  >  IT浪潮  >  手機  >  評測
 
moto x是摩托羅拉移動自被Google收購以來推出的首款全新手機品牌,主打個性化定制,一度讓全球摩粉都為之興奮。如今,剛成為a Google company的摩托羅拉移動,又易主聯想。本期的體驗對象是摩托羅拉移動作為a Google company推出的第二款新設備moto g,它繼承moto x的出色外觀,不錯的硬件配置,並結合低價發售,在海內外都引發了高度關注。
  
moto g作為一款以高性價比著稱的手機,國內消費者很容易將其和紅米手機等國內品牌相比較,甚至被戲稱為“美國紅米”。在價格方面,moto g 8GB版本售價179美元,16GB版本僅需多加20美元,小編通過海淘方式購入美版moto g,共花費1122元,相信該價格已經低於淘寶價格不少,但是面對紅米手機等國產手機超低價位的攻勢,moto g顯然不具優勢。小編認為,moto g的存在滿足了很多無力購買moto x卻又希望感受新moto的數碼玩家,除此之外,moto g還是少數幾款能率先昇級到Android 4.4.2的智能手機,對於Android粉絲和喜歡追新的玩家來說,moto g都是性價比極高的選擇。但是對於國內普通消費者來說,moto g是否值得選擇呢?對比國內智能手機又有哪些優勢和缺憾呢?小編將在本期浪潮評測室中為大家帶來答案,那麼,趕緊和小編一起看看moto g的實際表現吧!
 
基本參數:  
屏幕尺寸: 4.5 英寸
分 辨 率: 1280×720 像素
像素密度: 329 ppi
處 理 器:

高通驍龍 MSM8226 四核 A7 1.2GHz

運行內存: 1GB LPDDR2
存儲空間: 8GB / 16GB
攝 像 頭: 500萬像素後置+130萬像素前置
數據連接: 藍牙4.0
操作系統: Android 4.3 Jelly Bean
電池容量: 2070 mAh
參考售價: 179美元 / 199美元
繼承moto x優質手感 縫隙間易存灰塵
小編通過海淘方式以較低價格入手了黑色美版moto g,入手沒多久港版雙卡版moto g就正式發布了,內心不言而喻的凌亂。moto g的包裝極其簡單,包裝盒剛好可以裝下手機,隨機只附送了一根白色Micro USB數據線,包裝盒配件都說明了moto g這款機器的定位——中低端入門機。
誘人的背部弧線設計 握持感出色
  
初看moto g這款機型的外觀,可以說和其高端前輩moto x的外觀一致,最先吸引我的是其機身背面的設計。弧線的機身背部曲線帶來出色的握持感,讓天天握著直板磚頭,已經感到麻木的雙手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觸覺。機身重量143g,不算輕,moto g依靠摩托羅拉移動紮實的硬件做工,讓這143g的重量帶來的是安全可靠的感覺,而不是笨重感。機身背蓋采用霧面處理,因此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手滑導致悲劇發生的幾率,但同時帶來了moto g背蓋極易沾染指紋和油跡的問題,對於愛乾淨的朋友來說,這可不是個好消息,推薦這樣的朋友盡早為愛機購買保護套或者換置官方皮套。背部中線上依次垂直排列著5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鏡頭左側是揚聲器),LED閃光燈,以及凹陷的摩托羅拉移動的logo,當你握著手機的時候,有個有趣的現象是你的食指會情不自禁的按在凹陷的logo上,相信設計是經過考量的。
  
讓我們回到機身正面吧,在屏幕關閉狀態下,從正面看moto g如漆黑的鏡面,唯一能看到的是聽筒和前置攝像頭。點亮屏幕你會發現moto g有一個“大下巴”,屏幕正下方有很大的留白空間,這點被人詬病,除此之外,moto g的邊框較寬,在流行極窄邊框的今天,這點是個劣勢。環視機身四周,在右側有兩顆按鍵,從上至下依次是電源鍵和音量鍵,使用中略感松垮,在放入褲子口袋和從口袋中拿出的過程中易按動電源鍵,產生誤操作。機身正上方是3.5mm耳機插口,而正下方是Micro USB插口。至此,moto g的外在一切都被我們一覽無餘,接下來我們就打開機身背蓋來看看moto g的“內部構造”。打開moto g的機身背蓋,我們可以發現moto g的電池是不可拆卸的,還可以看到Micro SIM卡卡槽(支持熱插拔)。這套路感覺很熟悉,很像國內廠商魅族的做法是不是?moto g的“內部構造”很整潔,我們能感受到摩托羅拉移動出色的硬件做工。
縫隙易存灰塵難清理 邊框影響接聽感受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小編發現moto g除了後蓋容易沾染指紋和油跡外,機身四周邊框與正面玻璃面板間,有一絲縫隙,這個縫隙如果進入顆粒狀灰塵,在清潔的時候就很麻煩了,尤其是在北方霧霾嚴重的城市中,這種情況實在難以避免,因此,保持moto g的清潔還要注意很多方面,當然對於購買千元價位的消費者來說,手機好用纔是第一位的。moto g的邊框不僅帶來這一個問題,在接聽電話時,邊框略微凸起,對於習慣將手機緊貼耳朵的朋友來說,長時間接聽將會帶來些許不適。

moto g 做工紮實

 

打開moto g的後蓋,內部整潔,電池是不可拆卸的。後蓋很輕薄,經過霧面處理握持舒適,但黑色極易沾染油漬和指紋。

按鍵較松垮 易誤操作

 

如果你習慣將手機“大頭朝下”放入口袋,moto g略顯松垮的按鍵很容易造成誤操作,按照小編習慣,若電源鍵與音量鍵互換位置或能減少誤操作。

突起邊框 影響長時接聽感受

 

moto g機身有一圈略微凸起的邊框,接聽時機身緊貼耳部會有不適感,因此長時接聽耳朵會比較辛苦。

4.5英寸720p屏幕 色彩表現尚佳
moto g在屏幕方面采用的是主流配置,4.5英寸與720P顯示屏,具有不錯的329ppi,所以屏幕細膩程度較高,近距離觀看沒有明顯顆粒感。顯示屏之上使用的是Gorilla Glass 3第三代康寧大猩猩屏幕,因此“裸奔族”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你的moto g。雖然沒有使用全貼合技術,但是moto g的通透感還算不錯,不過在使用中劃動界面時,感覺指尖和系統界面有距離感。日光下的可視度較高,亮度全開效果明顯,因此戶外使用還是比較放心的。
  
屏幕部分讓我滿意的是色彩表現力不俗。moto g的屏幕色彩給人通透舒服的感覺,呈現的色彩更加明亮,小編長時間使用小米2A,相比較moto g的色彩表現,小米2A的色彩表現和顏色過渡都較為不錯,但是缺乏明亮感,略顯呆板。同時moto g的屏幕具有較高的銳利度和可視角度。摩托羅拉移動官方並沒有說明moto g采用的是哪種屏幕材質,通過實際表現來看這塊TFT 屏幕,顏色表現力比TN-TFT飽和,對比度更充足。因此,moto g的屏幕綜合素質在千元機中還是難得一見的。
  
moto g的屏幕尺寸雖然具有4.5英寸大小,但是在與小編的小米2A相比較來看,由於moto g沒有采用觸控按鍵,因此虛擬按鍵佔據了不小的屏幕空間,所以當兩臺設備同時出現在視野中,moto g帶給人的視覺衝擊力就略顯遜色了。在日常使用中,由於虛擬鍵佔據空間,除了觀看視頻和游戲外,大部分應用顯示空間都會被擠佔。

4.5英寸顯示屏 色彩表現良好

 

顏色較為飽滿,對比度充足。外部采用第三代康寧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 3),因此更加安全易用,習慣讓手機“裸奔”的小編對此十分滿意。

720p圖像顯示細膩 無明顯顆粒感

 

moto g配置了1280 × 720像素的720p顯示屏,擁有329ppi,略高於紅米的312ppi(相同分辨率,因紅米4.7英寸屏幕導致ppi指數略低)。

實際屏幕空間少於4.5英寸 虛擬按鍵是罪魁

 

小編將moto g與小米2A進行比較,同為4.5英寸屏幕,但是moto g因虛擬按鍵擠佔了不少屏幕空間,因此視覺衝擊力要小於小米2A。

可昇級KitKat 兼容性優秀但不接地氣
moto g采用高通驍龍 msm8226四核處理器和1GB RAM的產品已經有多款,moto g 美版有8GB和16GB兩版,相差20美元,與moto g相比紅米僅具備4G ROM,並且將應用轉移到SD卡並不方便,因此不愛折騰的普通用戶很容易將ROM空間用盡,很不方便。通過軟件跑分得到的測試結果為16798分,小編不是跑分愛好者,跑分僅僅是展示給有需求的朋友。由於采用近乎原生的Android系統,moto g的系統是相對輕量級的,比起紅米等國產手機搭載深度定制的Android系統來看,moto g的配置不用被系統拖累,可以全力運行應用,因此足夠滿足日常娛樂需求。
  
moto g支持GSM/WCAMA兩種網絡模式,換言之就是支持移動2G網絡以及聯通3G網絡,並沒有支持4G網絡制式。4G網絡已經逐漸開啟,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像3G網絡一樣普及。但是moto g目前推出的版本均只支持到3G網絡,所以對於希望在近期體驗到4G網絡的朋友,這款手機可以忽略了(有傳言稱moto g將會推出4G版本)。
可昇級Android 4.4.2 系統響應流暢順滑
  
很多人選擇moto g,都是衝著酷似moto x的外形設計以及可昇級到最新Android 4.4.2 KitKat系統的原因。moto g默認搭載Android 4.3 Jelly Bean系統,小編入手時已經可以昇級到4.4.2版本,而從目前已經發售的手機來看,moto g也是少數能夠通過官方渠道昇級到4.4.2版本的手機,更獨特的是moto g是一款千元機,這樣就將體驗正宗Android 4.4.2的門檻拉低了。
  
moto g默認的啟動界面與原生極為相似,沒有過度定制,桌面頁數不能修改比較郁悶,鎖屏界面也不能定制,這點即便在昇級到Android 4.4.2之後也是。為了體驗更純正的Android 4.4.2系統,小編特意安裝了Google Launcher,啟動後果然大不同。純正的Android 4.4.2重新設計了系統圖標以及圖標的排列形式,圖標更大,頂部和底部的通欄都變成了透明的,讓界面更具整體感。進入應用抽屜,你會發現世界更清淨了,原先的桌面部件被移除,真正成為了應用抽屜。在桌面上長按屏幕空白處調出的啟動管理器也重新做了效果,更加簡潔,在這裡你會看到壁紙設置,部件設置也被放置在此。
  
Android 4.4.2號稱讓更低配置的設備也能較為順暢,moto g硬件配置不算落伍,尚屬主流,因此這點感受並不明顯,但是Android 4.4.2全新的UI設計讓人眼前一亮,相比較紅米等深度定制系統在流暢性上還是佔有優勢的。
  
由於可昇級至Android 4.4.2,所以經過設置,moto g是可以使用Google now的。全新的Google Now開啟後會在主屏左側添加一個專屬頁面,劃動進入後,會看到它根據你所處的位置提供的一些即時信息,整體相比4.3,4.4的Google now在功能上沒有太多的改變,仍以卡片形式推送信息,交互式的體驗與Siri不同。Siri是對話方式,更加被動,而Google Now則會更主動的為你推送可能需要的信息,比如實時天氣等。但是這個功能在國內使用有很多的限制,激活過程也比較麻煩,最簡單的方式需要用戶在不插SIM卡的情況下,關閉定位掛VPN纔能激活,而筆者由於已經插入SIM卡,所以采用了第二種方法,需要root。目前使用來看,root可能會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如電量消耗加快和自動重啟等問題,好在發生頻率不高。介於Google Now在國內不具備實用性,所以不推薦普通用戶開啟。
應用兼容性優秀 小功能稀缺體驗欠佳
  
moto g由於采用近乎原生的安卓系統,所以在應用兼容性上表現非常出色,之前小編的小米2A在運行《部落衝突》和亞馬遜應用商店等應用上出現的閃退或根本不能運行的問題,在moto g上均未發生,因此極大的增加了對moto g的好感度,對於應用控來說這是購買moto g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必忍受兼容性帶來的困擾。
  
moto g雖然具有良好的應用兼容性,但是對於國內用戶來說,原生Android系統本身幾乎沒有多餘的功能,大部分的小功能均需要第三方應用來實現,因此也帶來了諸多不便。就拿通知欄的開關來講,國內大部分定制系統都會有諸多可定制的開關可供選擇,比如數據流量開關、手電筒等,這種小功能對用戶體驗是很好的提昇,對用戶日常使用場景有著真實的幫助。反觀moto g,這些小功能的缺失具有極大的影響,如果你用慣了國產智能機,你可能會覺得moto g的系統是如此簡陋不堪,如此不易用。當然,moto g本就不是為大陸用戶設計的產品,因此想從用戶體驗上征服廣大國內普通用戶還是很困難的。
拍照表現堪懮 moto g化身油畫大師
  
moto g配備的500萬像素鏡頭,f2.4的光圈,這參數略顯寒酸,實際表現如何呢?雖然我想給予moto g相機不錯的評價,但是現實給了我無情的答案。moto g這顆500萬像素的鏡頭成像一般,在光照條件較好的情況下,表現尚能接受,一旦在傍晚及夜間,moto g的拍照能力短板就顯露無疑,在弱光環境下,moto g對環境的細節表現能力基本喪失,糊成一片是常態,拍照後你可能會覺得你得到的不是照片,而是一張油畫作品……所以我親切的稱moto g為“油畫大師”。
  
硬件上moto g並沒有為拍照提供優秀的基礎,我們來看看moto g的相機應用界面吧。moto g的相機應用可以看做是moto x的縮水版,沒有搖一搖調出相機應用的功能,其他方面大體相同,都是通過手勢劃動,調出菜單及相冊,拍照方式是點擊屏幕任意位置即為按下快門,對焦則需要開啟手動對焦模式來拖動顯示的圓圈來選擇對焦點。
  
總得來講,moto g相機拍照表現僅為可用。弱光拍照差的問題,對於噪點、光線的控制以及整體的曝光度都有明顯缺憾。除此之外,應用創新的交互性,以及具有自動HDR功能,算是遺憾中的亮點。
 

相機應用交互——菜單

 

在相機應用界面,從左向右劃可以調出輪盤式菜單,與傳統點按式交互不同,moto g自帶相機應用具有更多手勢交互特點。

相機應用交互——相冊

 

在相機應用界面,從右向左劃可以進入相冊,兩指收縮可以進入縮略圖模式,向上滑動可刪除圖片,有一次撤銷刪除的機會。

拍照樣張:

照片參數

 

尺寸:2592 × 1456

最大光圈:f 2.52606

曝光時間:1/227秒

ISO速度:ISO-125

曝光補償:0步驟

焦距:4毫米

測光模式:平均

閃光模式:無閃光,自動


室外陰天光線下樣張(點擊看原圖)

照片參數

 

尺寸:2592 × 1456

最大光圈:f 2.52606

曝光時間:1/12秒

ISO速度:ISO-640

曝光補償:0步驟

焦距:4毫米

測光模式:平均

閃光模式:無閃光,強制


室內微距效果細節較弱(點擊看原圖)

照片參數

 

尺寸:2592 × 1456

最大光圈:f 2.52606

曝光時間:1/174秒

ISO速度:ISO-125

曝光補償:0步驟

焦距:4毫米

測光模式:平均

閃光模式:無閃光,強制


拍攝花朵顏色較為濃郁(點擊看原圖)

照片參數

 

尺寸:2592 × 1456

最大光圈:f 2.52606

曝光時間:1/1163秒

ISO速度:ISO-125

曝光補償:0步驟

焦距:4毫米

測光模式:平均

閃光模式:無閃光,強制


清晨逆光拍攝暗部細節弱(點擊看原圖)
平庸的通話及待機表現
智能手機時代,續航成為了用戶最關心的表現之一,而moto g作續航表現也未有驚人之處。手機配備的2070mAh的電池本身就不算大容量電池,硬件配置雖然沒有達到旗艦機的水平,但是根據小編自身的使用習慣,以刷微博、發微信為主,手機閱讀和偶爾的游戲為輔的日常使用為例,moto g還是可以達到一天的使用時長標准。小編需要補充的是root後的moto g電量消耗有較明顯增加,因此對待機要求較高的用戶還是不要輕易root,除了避免系統不穩定的情況發生外,還可以避免moto g的續航時間發生異常縮短。
moto g沒有采用摩托羅拉獨特的麗音技術,不過moto g的音量還是很充足的,在室外嘈雜環境也能夠清晰聽到對方的語音,與之相對的在室內的漏音情況較為突出,所以對隱私很注重的朋友要注意根據不同環境調節音量。
國內難成氣候 皆因水土不服
moto g這款千元機,綜合表現不俗,對比國內的千元神機紅米等產品,擁有8GB/16GB兩個版本,自帶存儲空間更充裕(紅米可擴展,但是將應用安裝到SD卡需要繁瑣設置),能夠體驗最新的Android 4.4.2系統,應用兼容性表現優秀,自帶全套Google應用,這些都是moto g與生俱來的優勢。然後moto g的短板也很明顯,系統缺少提昇用戶體驗的功能優化,對於國內用戶來說,易用性較低,很多小功能需要安裝第三方應用來實現,因此便利性不足;另一方面,500萬像素鏡頭拍照效果難以滿足日益提高的拍照分享需求;最後,moto g以8GB版本為例,179美元的官方定價,在國內一般買到手的價格都會在1400元左右,因此對比國內的千元機,在價格上毫無優勢。
  
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moto g在國內的用戶群體大致有以下幾個特點:原生Android控、moto死忠、想體驗moto x預算不足者、愛折騰人士。所以moto g終歸在國內終歸是小眾群體的產品,沒有面向中國市場正式發售,所以缺少針對國內用戶的優化,導致水土不服,是根本原因,不過從產品本身的做工來看,moto g還是具有可圈可點的地方的。最後,小編不推薦普通消費者購買,因為這款手機不是到手即用,需要你花些時間精力來調教設置,並且價格與國內同等定位的產品相比不具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