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江湖再起烽火 Apple Pay在華開打補貼戰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 編輯:張妍 2017-07-20 09:10:55

內容提要: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8.8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47%。其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二者的市場份額超過了93%

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8.8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47%。其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二者的市場份額超過了93%。

中國移動支付江湖再起烽火。近日,苹果公司宣布,自7月18日至24日,凡在有銀聯雲閃付標識的指定商鋪,使用ApplePay來支付,即可享受低至5折優惠,以及高達50倍銀行信用卡積分獎賞。此次活動,除了數十家線下實體門店外,還有京東、攜程等電商參與。

銀聯智惠執行總裁龍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苹果和銀聯的合作過去一直都有,這次力度更大了。』不過他認為,『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了』。

當前,微信和支付寶已經全面佔領了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苹果未對外披露苹果支付的用戶規模,但在中國,苹果支付用戶的活躍度並不高。

根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的最新數據,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8.8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47%。其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二者的市場份額超過了93%,佔據絕對主導的地位。

2016年2月18日,ApplePay首次進入中國市場。

作為NFC(近場支付技術)業界翹楚,ApplePay曾被寄予厚望。但隨著二維碼支付率先通過『紅包雨』虜獲了一大批用戶,ApplePay自進入中國以來並未掀起太多波瀾。

智能可穿戴設備廠商翰臨科技創始人CEO陳越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NFC是非常常見的支付技術,安卓手機很多都已經集成了NFC(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但真正使用的人很少。』

目前,三星、華為和小米等安卓手機都已經集成了NFC支付功能,苹果和銀行合作也是希望通過砸錢來獲取一部分的用戶。『但是習慣一旦養成了就很難更改。微信和支付寶砸錢砸得早,用戶習慣已經養成了。』陳越猛認為。

要普及一種移動支付習慣,僅僅有補貼還不夠,用戶使用支付寶與微信的背後,並非僅僅因為有補貼這麼簡單,背後更多是這兩款軟件本身的強勢地位與在中國市場的不可或缺性。

支付寶背後是阿裡電商、O2O生態,是人們衣食住行的剛需與交易閉環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金融行為習慣的沈淀。微信的背後是中國人的社交網絡的延伸。也就是說,它們壟斷移動掃碼支付市場的背後是中國兩大互聯網巨頭生態構架的支付場景的力量,支付系統對接的是一種不可或缺性的消費訴求以及連接著線下衣食住行娛樂等各種線上線下消費場景,而並非是因為補貼。

目前,中國的移動支付主要分為兩大陣營,NFC支付和二維碼支付。由於二維碼支付對設備要求簡單,具有轉賬、紅包等社交功能,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大互聯網巨頭補貼營銷之下在中國市場成為主流移動支付方式。

『目前全部的NFC使用加起來都不會超過移動支付份額的5%。』Gartner研究總監沈哲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苹果決定打一場阻擊戰,試圖調動苹果用戶的支付積極性,但在目前的局面下,苹果支付要趕上微信和支付寶幾乎是不可能的。

微信和支付寶對移動支付市場的壟斷已經令傳統金融機構倍受衝擊。為了留住用戶,傳統金融機構都在尋求創新的支付方式。例如,平安銀行近日就宣布與鍾表巨頭斯沃琪合作,支持SwatchPay在中國市場的支付。

在移動支付方面沈寂了三年之久的銀聯,也終於在今年緩過神來,開始衝擊移動支付市場。5月27日,中國銀聯聯合40餘家商業銀行共同宣布,支持持卡人通過銀行App實現銀聯雲閃付掃碼支付,並聯合全國十萬餘商家,開啟了折扣頗大的線下支付優惠活動,此外,京東、美團、大眾點評等線上商家也被拉入優惠活動范疇。

沈哲怡認為,在中國閃付的POS終端有500萬~600萬臺,中國銀聯無疑是這個行業中的巨無霸。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境內的雲閃付交易金額同比增長超過7倍。

中國銀聯在移動端的布局其實並不晚於支付寶和微信。早在2012年,銀聯就基於NFC的近場支付功能,隨後不斷改進技術,並開始了與手機廠商之間的合作,不僅支持ApplePay,還陸續與三星Pay、小米Pay、華為Pay等合作。

此外,銀聯國際還在加速境外的創新支付業務布局。一方面是豐富『雲閃付』的使用場景,NFC已可在境外近50萬臺POS終端使用,二維碼支付也率先落地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另一方面,基於雲閃付的受理環境,銀聯國際也在促成更多境外消費者能用銀聯卡綁定手機。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